学生作文网 > 作文素材 > 名人故事 >

名人小时候的故事大全

时间: 保燕2 名人故事

  “童年像一块调色板,不停地调呀调,调出我的五彩记忆。”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名人小时候的故事大全,供大家阅读!

  名人小时候的故事大全(一):路温舒——读蒲草书成法学家

  薄草书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书?不仅今人没有见过,就是在很早的古代也是没有的,这是西汉时一位法学家的“发明创造”。

  这位绪学家名叫路温舒,年幼时是个放羊娃。有一天,他放羊回家,赶着羊群,还背了一大捆蒲草。邻居们见了有些不解,便问:“割这许多蒲草干啥?”路温舒答道:“编书”。

  原来,路温舒因家庭供不起他上学,只好当了牧童,但是他对读书识字很感兴趣,白天放牧,晚上就想尽办法求人教几个字。渐渐地识字多了,读书的劲头也越来越人。他想:要是能有一册书带在身边,一边放羊一边读,那该多好啊!可是他自己没有书,也没有钱买。

  这一天,他在池塘边放羊,忽然看见塘里长着一丛蒲草,又宽又长,不禁眼前一亮:这蒲草多象从前抄书用的竹简呀,哈,有门儿啦!他就兴高采烈地割了一大捆蒲草背回来。

  回家后,就开始“编”他的书了:先将蒲草切得整整齐齐的,然后用线绳联结起来,再向别人借来了书,抄写在上面。从此他也有自己的书了,放羊时就可以随身带上阅读。

  他的蒲草书读了一册又一册,学识长进很快。由于他读的书里不少是法律书,因此他在法学方面有一点造诣。后来,在监狱里谋了个小差事傲,乘此机会,潜心钻研法学着作,对当时的律令理解得很透彻。

  路温舒精研法令,又目睹监狱里的黑暗现实,所以对法学有自己的独到见解。他曾经上书汉宣帝,要求改革法律制度,主张“崇仁义,省刑罚”,“开天下之口,广箴谏之路”,提出一些正确的主张,做了不少对人民有益的事情,成为历史上一位有名的法律学家。

  名人小时候的故事大全(二):难住老师的学生

  科学家牛顿说过:“如果我能看得比别人远一点,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。”他所说的巨人,首先就是指的意大利著名物理学家、天文学家伽利略。

  伽利略少年时代就好学不倦,喜欢思考。十七岁那年,他以优异成绩考上了比萨大学医科专业。

  有次上医学课,比罗教授讲胚胎学。他照本宣科地说:“母亲生男孩还是女孩,是由父亲身体的强弱决定的。父亲身体强壮,母亲生男孩,反之便生女孩。”

  “老师,你讲得不对,我有疑问!”多疑好问的伽利略又举手发言了。

  比罗教授自觉有失尊严,便神色不悦地说:“你提的问题太多了!你是个学生,应该听老师讲,不要胡思乱想。”

  “这不是胡思乱想。我的邻居,男的身体非常强壮,从没见他生过什么病,可他老婆一连生了五个女儿,这该怎么解释?”伽利略反问道。

  “我是根据古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讲的,不会错!”比罗教授搬出了理论根据。

  “难道亚里士多德讲的不符合事实,也要硬说他是对的吗?”伽利略继续辩解。

  比罗教授无以对答,只好怒气冲冲地威胁说:“你再胡闹下去,我们就要处罚你!”

  事后,伽利略果然受了学校的训斥。但他勇于坚持真理,丝毫没有屈服,并从这时起,开始了对亚里士多德学说的怀疑与探讨。

  名人小时候的故事大全(三):卡罗素--从苦难中成长的伟大歌唱家

  卡罗素是二十世纪上半叶公认的最伟大的歌唱家之一,可谁知道这样一个歌唱家的童年却异常的贫困,连一双像样的鞋都没有。

  15那年,卡罗素的母亲与世长辞,自此以后,他不论走到哪里,都随身携带着母亲的照片。他母亲一共生了21个孩子,其中18个很小就夭折,只有3个小孩好不容易才活下来。这位除辛劳及贫苦之外一无所知的贫农妻子,竟然认定唯有安利可这个儿子头顶有天才光轮,为了安利可,她愿作任何牺牲。“我的母亲为了让我成为歌星,甚至连鞋子都舍不得买,终年打着赤脚生活。”卡罗素每当忆起这段往事时,脸上都会淌满泪水。

  10岁时,他不得不离开学校到工厂工作,白天的工作结束后,就勤练唱歌。放弃工厂的工作而以唱歌维生,是在他21岁的时候。

  那时候,只要有机会就会到附近的酒店唱歌赚晚餐费,或者受不懂音乐的男人雇用,当那男人站在他所钟意的女性家的窗户下,装模作样地表达自己的爱意时,卡罗素就躲在附近,以他优美的声音唱着小夜曲,希望为那男人掳获小姐的芳心。

  后来,他终于获得参加歌剧演出的机会。但在排练时,因为过于紧张,竟无法如平时般地发出声音,虽然试过好几次,声音仍如玻璃裂开一般刺耳,最后终于泪流满面地离开剧场。

  当他终于步上舞台正式参加演出时,始终忘不了以前的经验,所以一直有所顾忌,不敢敞开喉咙唱,以免被观众嘲笑,这时他还只是个候补歌手而已。有一天晚上,担任男高音的主角歌手突然生病,身为候补歌手的卡罗素却不在剧场内,于是派人四处寻找,终于在一家酒店找到烂醉如泥的卡罗素。

  他上气不接下气地跑回剧场,而化妆室里热得令他喘不过气来,因此上了舞台之后,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,演出效果可想而知,使得观众们生气地大吵大叫。

  当幕被放下后,他也被免职了。那天晚上,他只觉得人生已毫无希望,因此决定自杀了此一生。

  当时他口袋中只剩下一里拉,还可以买一瓶葡萄酒,因此第二天什么都没吃,只是边喝酒边想着要用什么方法自杀。就在这个时候,剧场派来的人冲进来大叫道:“卡罗素,快走!今天演出的男高音观众非常不满意,他们吵着说宁愿看卡罗素演出,快走吧!”

  “要我上台?”卡罗素不敢置信地大声问道:“怎么可能呢?他们连我的名字都是不知道啊!”

  “当然不知道啊!”剧场派来的人回答道:“他们本来是说让‘那个酒鬼’上台。”

  卡罗素去世时,其财产几乎有好几个百万富翁财产的总和,仅仅唱片的收入就超过200万。他虽然这么富有,却从未忘记年轻时所过的贫穷生活,因此对于所支出的每一笔金钱,都巨细靡遗地写在小记事簿上,甚至到去世前也不例外。他喜欢收集昂贵的象牙雕刻品及珍贵的饰带等古董,大至购买这些古董的钱,小至给侍者的小费,都详细地加以记载。

  对于意大利农民特有的各种迷信,卡罗素坚信不疑,直到最后一天,他仍相信被拥有“魔鬼眼睛”的人瞪视着,就会有灾难临头;当他要搭船横越大洋之前,一定会请占星师占卜吉凶;又因认为穿过竖立的梯子下方不吉,所以见有梯子竖立时就绕道而行;星期五他绝不穿新衣,要远行或开始新的工作时,也绝对避开星期二和星期五。

  他非常爱干净,甚至可说已到了洁癖的程度,从外面回到家里,他一定从上至下、从内到外地将全身衣服都换掉。

  他虽然拥有世上最好的声带,但他从来没有戒烟的念头,在后台化妆时更是烟不离手,曾有人问他抽烟会不会影响声音,他毫不在乎地说道:“不会有什么影响的。”对于食物及饮料,他也无所忌讳,只是在上舞台前,习惯喝一杯威士忌苏打清清喉咙。

  因为10岁就离开学校,所以几乎未曾看完一整本书,他对他的太太说:“并不一定非要读书不可,我的知识直接学自于人生。”他的嗜好是多方面的,为搜集邮票及罕见的钱币,花费再多的金钱及时间都在所不惜。他又擅于人头漫画,作品每周都被登载于意大利周刊杂志。激烈的头痛是他长久以来的老毛病,有时候甚至会因疼痛而大声号叫。

  他一向精力旺盛,但随着年龄的增加,体力逐渐衰退,到了后来,他宁愿一个人待在安静的书房里,完全不在乎听众的叫声,最后竟成为忧郁症,经常郁郁寡欢地呆坐数小时,要不然就整整齐齐地把报上的文章剪下来,再一张张地贴在备忘录上。他出身于拿坡里,但因为第一次在拿坡里演出时,报纸对他的评论并不好,观众的反应也很冷漠;卡罗素一直忘不了当时所受到的待遇,所以在他名气达于巅峰时,虽曾回拿坡里好几次,但绝不愿在那儿演出歌剧。

  在他的一生中,他感觉最幸福的时刻,就是第一次抱孙女葛罗莉亚的那一刻。他曾说过好几次:“这孩子迟早会从走廊跑进我的书房,希望这一天快点来到。”有一天,这个梦终于实现了,当葛罗莉亚跑进他的房间时,他兴奋地把她抱起来,双眼溢满泪水地对妻子说:“还记得吧!这是我期盼已久的时刻。”

  那天之后还不到一星期,这位稀世的伟大歌手--卡罗素便与世长辞了。

  名人小时候的故事大全(四):达·芬奇学绘画--鸡蛋的每个侧面都不相同

  达·芬奇是人类历史上少有的全能型天才,他在物理、化学、哲学、生物、文学、雕刻、绘画等方面都有不朽的成就。而他的绘画老师是当时一位著名的画家。

  那一年,达·芬奇十四岁,去老师家学画。老师第一堂课就是让达·芬奇画鸡蛋。开头,达。芬奇画得很有兴致,可是以后第二课,第三课,……老师还是让他画鸡蛋。

  达·芬奇有些想不通了,有一次,他就问老师:“为甚么老是让我画鸡蛋?”

  老师告诉他:“鸡蛋,虽然普通,但天下没有绝对一样的,即使是同一个鸡蛋,角度不同,投来的光线不同,画出来也不一样,因此,画鸡蛋是基本功。基本功要练到画笔能圆熟地听从大脑的指挥,得心应手,才算功夫到家。”

  达·芬奇听了老师的话,很受启发。他每天拿着鸡蛋,一丝不苟地照着画。一年,二年,三年……达·芬奇画鸡蛋用的草纸,已经堆得很高了。他的艺术水平很快超过了老师,终于成为伟大的艺术家。

  名人小时候的故事大全(五):罗丹雕像撼人心

  法国大雕塑家罗丹(1840-19l7年)走进一座艺术博物馆,锐利的目光被一座雕像所吸引。

  这座雕像取材于13世纪的一段史实:意大利比萨的君主乌谷利诺十分残暴,人民对他恨之入骨,后来终于把他打倒。起义者为了让他尝尝饥饿是什么滋味,把他和他的儿子一同囚禁在一座荒山的高塔里,不给吃喝,最后他们活活饿死在塔内。

  18世纪法国著名的雕像家加尔波,就创作了一座表现他们挨饿而死的雕像--他着力刻画乌谷利诺挨饿的恐怖情状:乌谷利诺的两个儿子已饿死在他身旁。他肝肠寸断,一只手压着肚子一只手拼命在空中挥舞,似乎在呼救。

  罗丹全神贯注地看了一会,不无遗憾地摇摇头,自言自语道:“啊!加尔波大师糟蹋了这一本来可以使人惊心动魄的素材。”

  罗丹的学生在一旁说:“老师,那么,怎样处理这一素材,才能使人惊心动魄呢?”

  罗丹沉思了一会说:“我决定要重新创作一座雕像。”后来,在人们面前出现了这么一座塑像--乌谷利诺的一个儿子刚刚断气,另一个还在挣扎,他的一只手死命地抓住父亲的胳膊,头仰着,似乎在作凄厉的喊叫,而乌谷利诺则充耳不闻,屈着身子,伏在已死的那个儿子身上,正准备低下头去以儿子的尸肉充饥,但似乎又下不了口。他那瘦削的脸在抽搐,好像内心在作剧烈的斗争:兽性和人性的斗争。这个野兽一样极其残暴的人,什么事都干得出来,以亲生儿子未寒的尸肉充饥,符合他的性格。但他又毕竟是人,多少还有点人性,所以在下口之前,又有一番犹豫,这也是符合情理的。

  罗丹的学生见了老师的新作,比较了一下加尔波的作品,评论说:“是的,罗丹老师的作品确实超过了加尔波的作品,因为加尔波只揭示了局部的真实;而罗丹老师则刻划了暴君乌谷利诺这样一个人,在这样的特定环境中的饥饿的真实,因而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。”

286480